全幅機 aps c

使用不同片幅拍攝,需注意影像視角的拿捏

全片幅與APS-C片幅成像示意圖。 Canon在鏡頭及機身上皆採不同符號識別(EF鏡頭採紅點標示、EF-S鏡頭則採白點標示),且設有防呆裝置,所以使用者不易有裝錯情形發生。

甚麼是 Full-Frame 格式?

15/10/2013 · APS-C與全幅機的主要差異,大多是因為感光元件尺寸所帶來的效應,感光元件尺寸較大的全幅機,在廣角端以及高ISO低雜訊方面,有著理論上的優勢(實際上還得視廠商技術而論),而APS-C雖然感光元件相對較小,可是卻也有著較大的焦距轉換率,

作者: Ablemore

7/10/2014 · APS-C 鏡頭裝在全幅機~ – 各位大大,請教一下,APS-c的鏡頭裝在全幅機上,一定會有成像圈小於感光元件,造成暗區嗎?還是不一定呢?例如 SEL24f18z 裝在 A7,OK

作者: Leohsiung

4/5/2012 · 你可以直接說全幅就是比APS-C好,因為它提供了更多的攝影選項(散景的詮釋能力)與品質(高ISO時較優越的雜訊)。但你也可以反過來說當使用者不喜歡使用散景,或是沒有需要在光線不足的環境下使用相機時,全幅就沒有那麼必要。

感光元件的大小

幾個例子比較下來,不難發現同樣的構圖下與相機設定, FF 全片幅機種的景深範圍相較於 APS-C 是較淺、薄一些,這些照片都是在光圈 F4 設定下所拍出來的,倘若用更大光圈差別會是更明顯。 四、結論 圖10.

才會暫時放慢全片幅市場的發展速度, 改為發展較小的感光元件, 也因此才會有APS-C這個規格出現, 或許當時APS-C的定位是種過渡時期的產品, 但是一直發展到2014年的今天, APS-C這個系統已經走出了自己的一條路, 在市場上佔有了一個不可或缺的

APS-C画幅跟全画幅相机主要有传感器尺寸和画质之间的区别。全画幅的感光元件尺寸大约是半画幅相机的2.3倍,全画幅在画面细节表现上更丰富,感光度范围,画质也更好。此外全画幅的相机在售价和专业程度方面一般都要高于APS-C画幅相机。

狀態: 發問中

30/8/2019 · 如今這個全幅時代,為何各廠商還不放棄APS-C?但就在全幅如日中天的同時,曾被人屢屢唱衰的APS-C畫幅卻又有了復甦的跡象,Canon、Sony、Nikon三家大廠紛紛要發布新款機型。在這個全幅時代,APS-C還有價值嗎?

高階的super35機種,其解像力和處理器能力仍遠超過入門級全幅機種。 即使只有APS-C或Micro43 的設備,想辦法避開或解決以上的問題,你的作品就不會有太多”破綻”。 專業能力及態度比設備更重要,越來

圖02. 實驗一所採用的器材 本次實驗採用二台相機,一台是全片幅 FF 機種5D3,另一台是 APS-C 機的 7D,來做實驗組、對照組。 為了減少人為操作錯誤,在鏡頭上特別找了二顆鏡頭刻度能相互對應的二顆鏡頭,一顆是 15-85mm ,另一顆為 24-105MM

2018-04-10 aps-c画幅和aps画幅有什么区别 7 2014-08-24 单反aps-c画幅和全画幅相机有什么区别 4 2016-11-20 aps-c和全画幅到底啥区别?如图,面积大的那张就一定是全画 12 2014-08-08 单反相机APS-C幅和全幅有什么区别?具体点,谢谢 25 2013-09-13 16

狀態: 發問中

16/10/2018 · 由 X-T3 的推出可見,Fujifilm 決意佔據「APS-C 機皇」的寶座。即使現在全片幅無反的勢頭強勁,但 APS-C 無反的輕細及性價比高足以將無反市場區分。追求專業、或有工作需要的用家自然會攻頂,但廣大攝影愛好者對相機的便攜程度與價錢亦有相當考量。

A:由於你用的是Canon EOS的135全片幅數碼單反相機,它基本上可以使用EF接環的鏡頭,但就不能使用EF-S接環,因為Canon在設定APS-C片幅使用的EF-S接環的鏡頭時,已把接環作出了改良,其中一個原因是要讓後組鏡片可以更貼近感應器,故用在全片幅相機

10/10/2019 · 在全幅產品 Z 6 推出一年後,Nikon 今天正式帶來了旗下第一款 APS-C 無反機 Z 50,意在進一步拓展不同的市場。和 Z 6 相比,Z 50 的價格不足其一半,但在便攜性上卻有著一定的優勢。而這款新機的存在,也讓 Nikon 追上了 Sony 和 Canon 的腳步,未來在

這點其實很重要,因為一個100mm的鏡頭裝在 全片幅相機上,焦距就是100mm;但裝在APS-C上,等效焦距就成為了160mm。所以相同焦距的鏡頭,裝在APS-C相機上,望遠端部分會比 全片幅來的有優勢。 不過若以 24mm 的廣角端來說,裝在 全片幅相機但裝

想知道一枚全幅鏡頭在APS-C上能獲得相當於在全幅機器上的焦距是多少,就必須先知道換算率。例如換算率是1.6倍的話,28毫米的廣角鏡頭就會變成45毫米,也就是標準鏡頭了。然而,這個數值只是描述視角相當於全幅鏡頭的焦距,至於透視關係則不會發生

到底片幅大景深是不是一定比較淺 ? 這個問題並不是什麼很困難的習題,但常常很多人走不出這個死胡同,比較常碰到話題都是像下面的話題 ↓ 全幅用戶:全幅片幅比較大,所以景深會比 APS-C 漂亮,因為景深

不好意思問個笨問題 在不用轉接環的前提之下 我記得apsc機身可以接全幅的鏡頭 那焦段相同的apsc鏡頭和全幅鏡頭拍出來的視角會一樣嗎 又反過來全幅機可以接apsc鏡頭嗎 可以的話那視角一樣嗎 — ※ 發信站: 批踢踢實業坊(ptt.cc) From: 1.163.159.135

話說桑小妮開始玩單眼相機也有一年半的時間了,技術說有進步是有進步,但也還說不上純熟,倒是很愛買!我最新入手的東西是什麼呢!?嘿~就是最便宜的 全幅機 呀!!! 嘿~有人可能要問那是啥了?!總而言之,單眼相機有全片幅和APS-C/APS-H的

攝影玩家們應該都知道 全片幅 與 APS-C 規格之間的差異,不過大家可知道,其實鏡頭也有分成許多不同規格,而 Canon 、 Nikon 、 Sony 、 Sigma 、 Tamron 、 Tokina 鏡頭上的標誌又代表著什麼涵義?現在

18/2/2006 · 請問全幅機跟APS-C機對於DSLR使用者來說是差在那邊?還有一個名詞是135片幅也不大清楚。 我在網路搜尋的結論好像是傳統機身用EF-s鏡頭有問題,APS-C機身用傳統鏡頭也有問題。 但我比較想知道單單對於DSLR使用者(沒傳統單眼相機&鏡頭包袱者)有何

大家好,小弟的機身是80d,目前鏡頭是18-135 nano usm和T1120 但考量到18-135的光圈不夠大,因此在室內拍小孩跑動的時候即使上閃燈 還是得拉高iso來防止晃動。 我知道canon17-55 or Sigma 18-35都是不錯的選擇,但就是有點想上大三元的 24-70 or 70-200

8/2/2011 · 而APS-C尺寸的感光元件剛好介於全片幅跟數位相機中間 不需像全片幅機光機身就要花費5,6萬甚至更高的花費 拍出來的效果又比數位相機有更好的成像 所以廣為入門單眼所採用 但因尺寸不到35mm的等效換算 所以每顆裝上APS-C機身的鏡頭都必須乘上1.5

想知道一枚全幅鏡頭在APS-C上能獲得相當於在全幅機器上的焦距是多少,就必須先知道換算率。例如換算率是1.6倍的話,28毫米的廣角鏡頭就會變成45毫米,也就是標準鏡頭了。然而,這個數值只是描述視角相當於全幅鏡頭的焦距,至於透視關係則不會發生

10/10/2019 · 早前已有傳 Nikon 將針對 Z-Mount 接環而推出相對更加輕巧的 APS-C 系統,想不到一系列新機新鏡的諜照及規格已於網上曝光,相機的型號為 Z50,伴隨推出的將有兩支 DX 片幅 Z-Mount 鏡頭,分別為 16-50mm f/3.5-6.3 及 50-250mm

想知道一枚全幅镜头在APS-C上能获得相当于在全幅机器上的焦距是多少,就必须先知道换算率。例如换算率是1.6倍的话,28mm的广角镜头就会变成45mm,也就是标准镜头了。然而,这个数值只是描述视角相当于全幅镜头的焦距,至于透视关系则不会发生

全幅的电子感光元件的尺寸和传统135胶片一样大,也就是24×36mm。半幅的尺寸约为23.7×15.6mm,或称之为APS-C画幅。从表面上来看,两者就是感光元件尺寸的不同,而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而言,全幅和半幅具体区别在哪里?1. 价格上,半幅有明显优势;

28/8/2019 · Canon 今天推出了 APS-C 片幅的 90D 單反、EOS M6 Mark II 無反,還有兩支 RF 系列的全片幅無反鏡頭 RF 15-35mm f/2.8L IS 及 RF 24-70mm f/2.8L IS。 Canon 90D 90D 採用 3,250 萬像素 APS-C CMOS 感光元件(1.6x crop factor)及 DIGIC 8 影像處理器,內置 22 萬

4/5/2012 · 這是「幫新手爸爸挑相機」的延續,針對我認為的「一般入門攝影者」所推薦的數位單眼機身選擇。 為什麼不是挑鏡頭先?因為機身主要分成兩種規格「全幅」與「APS-C」(編註:其實還有尺寸介於中間的APS-H,更小的4/3系統

3/7/2013 · 剛開始從APS-C跳上來時其實是沒覺得差很多 不過漸漸的才發現全幅真的是有他的賣點 (不過5D3那價格我覺得太高了) 除了細節以外,還有景深的控制,跟APS-C差太多了 10-21 14:12

效果愈明顯。35mm及50mm的焦段在APS-C機身上都很難拍出全身構圖的淺景深,在全幅機上則很容易。如果APS-C則要配85mm 的比較有機會拍出全身的淺景深,但主體會離攝影者很遠。 拍攝效果 拍攝現場 <適於拍人像的大光圈定

唯有全幅機身才能真正的讓全幅鏡頭發揮它應有的視野,不會因為片幅產生焦長被放大,或是說構圖範圍被縮小的情形。 測試A-同焦段全幅鏡頭裝置於不同片幅機身的拍攝效果 Canon EOS 5D(全幅機) 配合 24mm鏡頭拍攝的效果。 Canon EOS 450D(APS-C機)

3/9/2019 · α6100 輕巧的機身融入多項 Sony核心科技,配備 2,420 萬像素 APS-C 尺寸Exmor CMOS感光元件,結合與全片幅機種α9同級的進階 BIONZ X 影像處理器及高速前端大型積體電路,為相機帶來全面升級的影像畫質和動靜態影像拍攝效能。

4/1/2013 · APS-C or 全画幅——全画幅与APS-C画幅区别对比,其实在一、两个月前自己对APS-C画幅与全画幅的区别还不太了解,后来也是在论坛各位的帮助下逐渐了解到APS-C与全画幅除了在视角上的区别外还有很多不同。本次对比将通过视角 ,影像器材,分享区-产品开箱

上次張貼日期: 3/1/2013

全画幅(或称全片幅,135全画幅,英语:Full Frame,德语:Kleinbild Film)是一个摄影方面的术语,指的是感光面积为36×24 mm尺寸大小的规格。这一规格被用于描述镜头的成像圈指标和感光元件的尺寸。

11/10/2019 · 無反相機愈來愈普及,而除了現時十分流行的全片幅無反相機之外,Nikon 於日前推出他們首部採用 Z Mount [] The post Nikon Z 50 發佈 眼睛對焦 + APS-C 無反機 appeared first on 香港 UNWIRE.HK 玩生活.樂科技.

↑像素密度:挑选C家及N家几款具有代表性的APS-C画幅相机及全画幅相机进行CMOS单位面积像素密度比对,发现无论C家还是N家APS-C画幅像素密度都要高于全画幅。 APS-C画幅与全画幅焦段光圈换算: 从上面关于景深、视角、细节甚至象素密度的对比后